想麻烦您帮忙分析下我们这情况怎么做选择:我们家孩子26年入学,目前锁定月坛片区,但是片区内的学区和房价也有差异。根据我们的预算,目前考虑范围内的有白云路小,60年代南北通透近地铁的老房子,和育民小学80年代南北通透(但交通不便利)的老房子。 从居住角度上白云路的面积更大、更宜居,从入学角度上大概率明年育民小学对口还是会被派位到白云路小学。但是不知道从保值角度,未来育民小学有稳定学位后,房子会不会涨价, 以及白云路小学的老房子会不会面临流通性及贬值的风险? 2、有稳定学位后,房子会不会涨价?举个例子吧,火车票在春运的时候很紧张,从黄牛那儿买了卧铺也未必真的能有床位,但着急回家的不得不加价买,这就是溢价。然后春运过去了,客流大幅下降,那就算热门线路的也买了票就能上车,还肯定有床位,请问还有人愿意花更多钱吗? 学区房也这情况,参考韩国首尔的学区房吧,人口高峰之后,普通学区的溢价率都下降了,只有江南三区(最牛学区)高总价宜居房产的溢价率仍然有支撑。但最好成绩也就是撑住了溢价率,没有再增加的。 3、过了高峰期,如果没有政策支撑,房子再不太宜居,那溢价部分就有可能受影响呗。这参考妇产科和幼儿园吧,前些年高峰期的时候,妇产医院找床位得找关系送礼,幼儿园得连夜排队,但现在还有吗? 4、简单就这情况吧,我也不好建议。感觉您的期望值比较高,各项都想兼顾,在预算不是太高的情况下不是太容易,只能是适当取舍。我要建议是算算溢价率吧,在同等情况下尽量选择相对低的,这样能提高居住的性价比,保值的风险也相对低。 请问和平里胜古中路挂牌1k多万的200平左右的房子,可以买吗?都说这个小区环境太差,还没去看过,如果单看大小户型和单价确实诱人,缺点是转学可能离学校较远,小区环境也差。 看历史交易上一套是20240615成交的,从2019年到现在成交才14套,流通性差。如果不考虑离学校远近,这个房子可以入手吗,综合性价比高吗? 1、买是可以买,但您现在关心的应该是将来怎么卖的问题吧?这么说吧,等您将来出手的时候将面临同等的情况。就是接盘的人也会考虑,这房可以买吗? 2、商品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,愿意买的人少,还不太愿意出高价,所以才有今天的价格。或者这么说吧,如果是从居住角度来说,这房子肯定性价比高,只是投资角度略弱而已。所以看自己的主要需求吧,甘蔗不能两头甜,各有优劣,看自己注重哪方面了。 3、综合性价比不太好聊,大概率偏低,或者说肯定偏低吧。但从居住角度的性价比应该高,估计租售比能到500左右,也就是小户型非学区房的租售比,租金收益率2%以上。但也考虑好,这收益率一般都得依靠中介完成,难度也挺大的。 请问,我的情况比较复杂,我是朝阳区集体户,妻儿是延庆户口,延庆有一套房在妻子名下(婚内)。现在的问题是,我已经从原单位离职数年,现在想让孩子明年在集体户对口学校上学,但单位不同意。 他们要求我迁走户口,但一旦迁走我就不能在朝阳上学了。而且原单位还有说法要把我们这种离职集体户迁到公共户上,那如果这样就要随机派位,学校档次和单位对口的将差距很大。所以我的问题是:在不买房的情况下,如何做到让孩子在比较好的学校入学? 2、简单说两句,既然您家孩子出生的时候没有把户口落在单位集体户上,那之后就几乎不可能了。毕竟您已经离职,单位都没道理接收您家的户口。 想要在朝阳入学,就得办理租房入学的手续,否则光凭您自己的户口不可能。可既然是明年就要入学,在此之前看样子是没办理过租房备案吧?那肯定来不及了,因为京籍租房要求得满三年呢。 3、总之按照您现在所说的情况,孩子的户口不可能迁到朝阳单位集体户或公共户上,反而有可能因为单位把您的户口迁到公共户之后,被要求迁到延庆房子里。即便不迁走,您家孩子也不太可能在朝阳上学,无论哪所学校。我帮不上忙,要不再问问别人吧。 我家和老婆家都是北京郊区的,拆迁分了九套房,老丈人住个两居,我父母住个两居,孩子在北航上大三,我们一家三口住个两居,剩下的六套房都在出租。父母都退休了,老两口加起来月工资一万五,老丈人老两口月工资九千多。我在亦庄开发区工作,月收入扣完五险一金四千五百元,工作很轻松,就是喝茶聊天,有事接个电话,查查工作部门品质。 家里两辆车,一个油车,一个油电混,等闺女大学毕业在给她弄一辆,在天津杨柳青买了一套两居,石家庄买了一套一居,廊坊买了一套两居,也都出租着呢,感觉生活还不错。身体健健康康的,家庭和睦,双方父母都能健康长寿就行了,加油吧,我爱北京,作为一个北京人真的很欣慰,谢谢。 2、我入行房地产30年了,见过数不清的拆迁,绝大多数都是农村的,但我就没见过北京能有九套房的,都是外地才有这种可能。或者说除非是大型的经营性用房拆迁,否则宅基地就不可能给这么多。 北京在房价明显上涨之前,也就是2003年之前,宅基地拆迁并没有太明确的统一办法,各村有各村的高招儿。当时确实可以多买回迁房,要不然也卖不出去。但是,就算村里和开发商想多卖,村民们还不愿买呢,那会儿没人觉得房子能升值,都是够住就得了。 2003年北京国土局下发了“124号令”,明确回迁面积为“每户100-150平”,一般执行为两口人100平,三口人150平。那您家4个老人+一家三口=三户7口人,请问怎么来的九套房? 2006年后房价暴涨,所有人都知道多要房子更划算,但是2007年就下发了北京国土局“774号文”,明确规定“宅基地回迁人均面积为不得超过50平”。您家7口人,最多350平,是分了九套小单间吗? 3、前几年有个新闻,说通州老太太拆迁给了九套房,但实际上是他家俩儿子+一个女儿的户口都在一起,宅基地三个。所以这其实是“四户14口人”的指标,700平米呢,换算成9套房很多吗? 简单说就是房子不值钱的时候,开发商或村里想多给拆迁户房子,但拆迁户不要。房子值钱之后,拆迁户都想多要房子,但没人给。毕竟谁都不傻的,我们开发商更不傻,村干部也没有善良的。 您如果说您家老人都是村干部这还行,看这退休金明显不是啊,应该都是工人才对。那这问题来了,您家老人是不是连村集体的股份和分红都没有啊?如果有的话为什么不提啊?能给九套房的村子,这得有钱到什么程度?福利能好到逆天。可您既然不提,估计是都不知道有这种事儿吧? 4、另外您家在外地投资的这三套房,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。还仨地方,都是房价万把块的,两居室租金能有每个月2000就差不多了,三套加起来都未必有北京一套房的租金高,那您累不累啊?


